4月15日,我校体育教研部成功举办第三期“北外运动与健康大讲堂”。本期讲座以“跑步运动常见损伤及急救处理”为主题,特邀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教研室副主任、博士生导师黄鹏教授担任主讲嘉宾,讲座由体育教研部副主任迟小鹏主持。
黄鹏是运动医学博士、骨科副主任医师及国际认证物理治疗师,长期深耕运动损伤研究与康复实践领域,主持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项目4项,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,并先后为国家乒乓球队、单板滑雪队、艺术体操队等十余支国家队提供医疗保障,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实战经验为讲座奠定了专业基础。

讲座聚焦跑步运动中常见损伤的防护与急救处理,系统解析科学跑步的核心要点。黄鹏 教授分享了跑步运动的常见损伤防护与急救处理知识、自己的职业经历,以及运动医学在运动员康复保健中的关键作用等内容。黄教授结合临床案例,详细讲解了髂胫束综合征(大腿外侧疼痛)、髌腱炎(膝盖疼痛)、肌肉痉挛及拉伤等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,强调“防重于治”的理念。
黄鹏教授提出,跑步爱好者应遵循“渐进式增加强度”原则,科学选择缓冲跑鞋、监测心率,并通过力量训练增强关节稳定性,同时规范热身与拉伸流程,强调了运动强度适中的重要性,并建议尽量避免药物干预以防产生依赖并掩盖真实病情。针对急性踝关节扭伤,他颠覆传统静养观念,倡导“早期适当活动”新原则,并现场演示“POLICE原则”(保护、适度负荷、冰敷、加压、抬高)的操作要点。此外,黄教授还就高温环境中暑预防、心脏突发问题急救、血红蛋白尿等特殊情境下的健康风险提供了专业建议,提醒师生警惕过度疲劳的早期信号,如脸色苍白、呼吸代偿功能下降、关节不稳等,及时调整运动状态以避免损伤。

在互动环节,同学们围绕运动损伤预判与康复积极提问,黄鹏教授指出,可通过单腿蹲测试观察下肢力线稳定性,若出现膝盖内扣或身体晃动,需针对性强化臀肌与核心训练。对于“膝盖损伤后如何锻炼”,黄鹏教授推荐游泳作为替代方案,并解释水中运动的减重与抗阻优势,可有效降低关节负荷。黄教授还详细地讲解了膝盖内侧疼痛的不同成因,并提醒跑步爱好者关注肌肉平衡,加强力量训练。